“我与邯郸公交的故事”
征文选登
一路情缘
●常新山
公交车是了解一个城市的重要窗口,也是每一个经常乘车人生活中美好的记忆。2006年,家从邯郸市中心搬到了罗城头,上班的路途明显远了不少。平时天气好的时候,还可以骑骑自行车,天气不好的时候,坐公交车就成了首选。由于我家住在市区南部,单位在市区北部,贯穿中华大街,于是就有了与33路公交车的一路情缘。2016年,儿子高中考上了邯郸市一中,33路公交也成为儿子上学、回家的重要交通工具。
33路公交是邯郸公交线网中的骨干线路之一,始发于邯郸市一中南校区,途经南湖公园、文化宫、工人剧院、美术馆、丛台公园、万达商厦等著名地标,贯通整条中华大街,止于中华北大街北环桥下公交枢纽站。可以说,33路是邯郸公交的代表性线路。那时的33路公交车使用的是大型“星凯龙”空调车,也是邯郸市首批空调车,冬暖夏凉、环境舒适,填补了我市无空调车的空白。33路也是邯郸市首批推行的夜班线路之一,运营时间延长到了晚上22点,结束了邯郸公交没有夜班车的历史。好几次晚上加班,回家时都赶上了公交末班车。现在的33路公交车使用的是宇通纯电动车,低碳、环保、高端、大气,成为展现邯郸这座城市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。
公交是一个城市成长的年轮,刻录着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变迁,折射了城市的精神文明状况。每次坐上33路公交车,望着车窗外的车水马龙,沿途经过邯郸的地标性建筑,无不感慨这座城市的美好和温馨。随着邯郸市建设文明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,车上的宣传氛围也越来越浓厚,在显著位置设置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》《邯郸市民文明公约》,车载电视也滚动播发讲文明、树新风的一系列公益广告,城市的文明在公交车这个载体上一一显现,越来越多的乘客主动为老、弱、病、残、孕让座,公交车主动避让路上行人,成为邯郸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。
公交乘车交费的方式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。原来最早的方式是上车后投币,每次坐33路时上车都得先准备零钱,很不方便。后来公交集团发行了公交卡,可以先在固定网点充值,每次上车刷卡就行,不用每次带零钱了,感觉方便了很多。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和发展,公交集团又推出了邯郸电子公交卡,只要携带一部手机,就可以上车刷卡。从此之后,每次上车掏出手机一扫即可,而且可以在小程序上随时查看当前线路车辆的行驶轨迹,真是太方便了。之后邯郸公交又相继推出了敬老卡、优抚卡、英才卡等,始终本着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原则,针对社会上六类特殊人群,常年实行免费乘车政策,为建设文明邯郸、和谐城市贡献力量。2022年,邯郸公交快速落实邯郸市政府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,持“小学生免费卡”和“家长免费护送卡”的乘客,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,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,再次彰显了公交集团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。
公交发展60年,点点滴滴见真情。一代代公交人无私奉献、爱岗敬业,一条条公交线路设置科学、方便市民,一项项公交乘车举措利民惠民、服务群众,充分展现出新时代邯郸公交人的精神面貌,也体现出公交集团“服务为本、乘客至上”的服务宗旨。我们相信,邯郸公交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!